在能源产业向高效化、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,油田 EPC(工程总承包)项目作为油田建设的核心载体,正面临设计精度不足、施工协同低效、设备采购与现场需求脱节等痛点,捷瑞数字依托工业互联网、数字孪生、BIM等技术,打造覆盖油田 EPC 全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尤其在油田设计施工环节实现突破性创新,为油田建设提质增效、降本减耗提供关键支撑,同时优化油田设备采购链路,构建起 “设计 - 采购 - 施工 - 运维” 一体化的智慧油田建设体系。
传统油田 EPC 项目中,油田设计施工往往存在 “信息孤岛” 问题:设计阶段依赖二维图纸,难以直观呈现井下管柱布局、地面集输管网走向等复杂结构,导致设计方案与现场地质条件、设备尺寸匹配度低;施工阶段各参建方(设计、施工、监理)数据流通不畅,管线焊接精度、设备安装位置偏差等问题需反复整改,严重延误工期。此外,油田设备采购与设计施工衔接松散,采购部门无法实时获取设计环节的设备参数需求,易出现设备型号不符、到货周期与施工进度错配等情况,进一步增加油田建设成本与风险。
以某陆上油田开发项目为例,传统模式下设计施工阶段因图纸解读偏差,导致井口装置安装位置偏移 30 厘米,需重新调整基础结构,额外耗费 20 余天工期与 50 余万元成本;设备采购环节因未同步设计更新的泵体压力参数,采购的 2 台输油泵无法满足现场工况,只能重新采购,造成资金浪费与工期延误。这些痛点凸显了油田 EPC 全流程数字化协同的迫切需求。
针对油田设计施工的核心痛点,推出 “数字孪生油田设计平台” 与 “智慧施工协同系统”,从设计源头到施工落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,成为油田 EPC 项目的 “技术引擎”。
数字孪生油田设计平台以 BIM 技术为核心,整合地质勘探数据、设备三维模型,构建 1:1 还原的油田数字孪生体。在设计阶段,平台支持多专业协同设计,在三维环境中优化井口基础承重结构,工艺工程师同步规划集输管网流程,电气工程师匹配供电线路布局,各专业数据实时联动,避免传统二维设计的 “错、漏、碰、缺” 问题。
平台可生成施工模拟动画,清晰标注每道工序的设备安装顺序、人员配置要求,为油田设计施工提供可视化 “施工指南”,使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效率提升,现场施工失误率降低。
针对施工阶段协同低效问题,智慧施工协同系统通过移动端 APP 与云端平台结合,实现设计方案、施工进度、质量验收数据的实时同步。施工人员可通过手机端调取数字孪生模型中的施工细节,现场拍摄的施工照片自动与模型对应位置关联,设计人员与监理可实时查看施工进度与质量,发现问题即时沟通整改,打破传统 “线下巡检 - 纸质记录 - 会议沟通” 的低效协同模式。
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聚焦油田设计施工,还通过 “数字孪生平台 + 供应链管理模块” 打通油田设备采购链路,实现设计需求与设备采购的精准匹配。在设计阶段,数字孪生模型中已包含所有设备的详细参数,参数自动同步至供应链管理模块,采购部门可实时获取设备需求清单,结合供应商库存、生产周期等数据制定采购计划,避免因参数传递偏差导致的设备错购。
同时,供应链管理模块与智慧施工协同系统联动,设备采购进度实时同步至施工进度看板,施工人员可提前规划设备安装工序;设备到货后,通过扫码关联数字孪生模型,自动核验设备型号与设计参数一致性,确保设备精准适配施工需求。
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服务于油田 EPC 项目的 “设计 - 采购 - 施工” 阶段,还将数字孪生模型沉淀为油田运维阶段的核心资产。项目交付后,数字孪生模型可接入油田生产数据,实现设备故障预警、管线腐蚀监测等运维功能,为油田建设提供 “全生命周期” 数字化支撑,推动油田从 “建设型” 向 “智慧运维型” 转型,模型可模拟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油田产量变化,为油田后期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撑,助力油田建设实现 “高效开发、绿色低碳” 目标。
在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通过数字孪生、BIM 等技术重塑油田 EPC 全流程,尤其在油田设计施工环节实现从 “经验驱动” 到 “数据驱动” 的转型,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协同低效、精度不足等痛点,同时联动油田设备采购环节,构建起数据协同的智慧油田建设体系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技术与油田 EPC 场景的融合,为油田建设提供更高效、更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助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